井陘礦區位于石家莊市市區西部。屬石家莊市直轄區。總面積68.62平方公里。總人口13萬人。區政府駐礦市南街。
郵編:050100 代碼:130107 區號:0311拼音:Jǐngxíng Kuàngqū,Jingxing Kuangqu
行政區劃
井陘礦區轄2個街道、2個鎮、1個鄉:
街道:礦市街道、四微街道
鎮:鳳山鎮、賈莊鎮
鄉:橫澗鄉
歷史沿革
井陘礦區依復井陘礦務局,沒有井陘礦務局也就沒有井陘礦區。1950年6月27日將井陘煤礦及周圍39個村劃歸石家莊市,成立井陘礦區。1958年底,井陘礦區撤銷并入井陘區。1960年5月,原井陘礦區析出與井陘礦務局合并成立井陘煤礦人民公社屬石家莊人民政府領導。1963年政企分設,現稱石家莊市礦區。
自然環境
礦區自然環境獨特,該廠區地勢平坦開闊,地質構造為第四沖積層,地層由上而下土壤為亞粘土,輕粘土河細中粗砂,地耐力為10-30噸/平方米,經勘探,地下未見不良地質現象。據國家地震局文件,該區地震基本烈度為六度。歷年來,平均氣溫為1.2℃;最熱月平均氣溫21.8℃;平均最低氣溫-6.8℃;最大降雨量52.9mm;最大積雪深度22?M;基本風壓0.35KN/m2;基本雪壓0.25 KN/m2;土壤凍結最大深度35?M。 水資源豐富,全區可用工業、農業水井142眼,日供水能力達15萬噸以上(2004年全年采水1020萬噸);地上可利用水資源有綿右灌渠,年供水可達1020萬噸;儲備水庫7座,可存儲容量152萬噸。
礦區項目建設配套優勢明顯,轄區內現裝機總容量63.3萬KVA,其中:礦務局裝機容量3.8萬KVA;青泉變電站(井陘縣)110KV(2臺主變,每臺容量5.15KVA);其它3座35KV變電站遍布全區(每座變電站有主變2臺,每臺容量8萬KVA)。電價:目前區內工業電價為315以上(電網)0.585元/度;315以下(區內電廠)0.575元/度。
—轄區內現有發電廠4座,總裝機容量12萬千瓦,分別由河北、山西兩大電網一級供電,在用電高峰期從未出現拉閘限電現象。區內有4家企業自備電廠,這些都為企業雙路供電提供了有力保證。
礦區在石家莊市率先實現縣(區)域集中供熱、集中供氣。以城區為中心,規劃建設了300畝城市廣場、700畝生態公園、多功能會展中心、百畝體育廠場、百畝商貿城及占地400公頃建筑面積145萬平方米的8個居民住宅小區,實現礦區城市化。“十一五”期間,17個行政村逐步向8個住宅小區聚集,由原來城鄉二元結構轉化為“社區+企業”的發展格局。
經濟發展
礦區工業基礎雄厚,已形成了以原煤開采、煤焦化工、冶金、建材、機械、陶瓷、精細化工等為主導的特色工業格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工業產業關聯度不斷增強,層層提升附加值的三大行業、兩大產業鏈條不斷拉長加寬,企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產業園區建設形成了鮮明的縣(區)域經濟特色。規劃建設了五大工業園區,已形成年3300萬噸煤炭運銷能力、1360萬噸洗煤能力、470萬噸焦炭、100萬噸鋼坯、10萬噸炭黑、1000萬件骨質瓷、20萬噸硅酸鈉、6000臺套工業泵、200萬噸水泥和日產煤氣90萬立方米的實際生產能力。境內有列入國家和省礦產儲量表的白云石、耐火粘土、硫鐵礦、石英石等多種礦產資源,其中石灰炭優質豐富,平均化學含量CaO53.46%、MgO1.01%礦床質量好,易開采儲量達3億噸。
工業發展
中央、部、省、市屬大中型企業30多家,其它工業企業200余家,形成了以冶金、機械、建材、化l]四導工業框架格局。冶金工業年產冶金焦40萬噸、生鐵20萬噸,年產60萬噸鋼材的連鑄連軋項目正在建設中;機械工業具備了從鑄鐵、鑄鋼、零配件直至成套設備的垂直生產加工能力,渣漿泵品質一流,行銷全5個建材工業能生產油井、高速公路等專用特種水泥40余個品種,c級油井水泥獲得全國唯一的全優產品稱號;礦區是著名的井瓷的發源地,三大系列陶瓷暢銷海內外;以煤化工產品為主的化學工業形成系列,是華北地區最大的炭黑生產基地。
旅游資源
就礦區旅游資源來講大體分為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兩大類。自然資源有清涼山、臺陽山、三官山、云風山、大峪、起龍山、鴨子灣文資古代建筑和近現代工業旅游資源。古代建筑資源主要有天護禪院及陀羅尼經幢、南寨清涼閣、賈莊朝陽閣、垂虹橋等;近現代工業旅游資源產業相關聯的代表性、紀念性建筑和工業遺產,其中主要以段家樓、正豐礦廠區、老井皇冠塔、南大溝萬人坑等為代表。另外開展和特色旅游的興起,人文資源中還包括紅色旅游資源和特色旅游資源兩類。
清涼山景區位于井陘礦區,東距省會石家莊48公里,市內公交車203路從東方站發車每礦區景區另設有農家旅店,可接待100人左右的旅游團。清涼山景區是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溶洞奇觀于一體的獨特風景區,是避暑、休閑、度假和探險的極好佳境。景區面積13.65平方公里,主要有水龍洞、白云觀、神女峰、石林等六大景區共72個景點組成。
清涼山山勢峻峭,涼爽無比,“清泉山”亦因此而得名。億萬年風侵雨蝕,使清涼山既有北方山峰雄偉壯觀之勢,又有南方山川秀麗險峻之韻。清涼山主峰高888米,巨大的峰巒邊際酷似一位仰天而睡的美女,故名美女峰,美女頭高百米,身長2000余米,栩栩如生。青龍潭碧波蕩漾,湖光山色,相映生輝。清涼山還有溶洞山泉多處,長1500米的“水龍洞”內石筍、石花隨處可見,山石嶙峋,高低錯落,美不峰一帶,黃櫨灌叢漫山遍野,每至深秋,葉紅似火,層林盡染,蔚為壯觀。南天門、石林聳入白云,好漢寨、美女峰險峻異常,惟有在懸崖絕壁上刻就的石坑手扒腳蹬方能攀上,確為探險佳境。山上還有古建筑多處,是訪古探幽的絕好去處。
街道、鄉鎮簡介
四微街道(Sìwēi Jīedào) 人口21968人。辦事處駐3514工廠,郵編050100。〔區劃〕 轄10個居委會。〔沿革〕 因四微辦事處政府所在地駐微水鎮,所轄地均在微水、微河等四地,故得名。1992年經礦區人民政府研究并決定成立四微辦事處,1993年開始辦公至今。
礦市街道(Kuàngshì Jīedào) 人口24243人。辦事處駐礦市街57號,郵編050100。〔區劃〕 轄35個居委會。〔沿革〕 礦市街辦事處的駐地在礦區的一個主要街道,名為礦市街。所以起名為礦市街辦事處。1954年1月,經上級批準成立礦市鎮人民政府。1960年礦區與礦務局合并礦市鎮為六分社。1963年區、礦分開,成立礦市鎮人民公社,1979年改為礦市街辦事處至今。
賈莊鎮(Jiǎzhuāng Zhèn) 面積34.47平方千米,人口24224人。鎮政府駐賈莊村,郵編050100。〔區劃〕 轄11個村委會。〔沿革〕 因鎮政府機關駐賈莊村而得名。1958年為火化人民公社,1960年區縣分開,該社為一分社,1984年改為賈莊鄉,1991年改為賈莊鎮。
鳳山鎮(Fèngshān Zhèn) 面積19.79平方千米,人口14793人。鎮政府駐北鳳山 ,郵編050100。〔區劃〕 轄9個村委會。〔沿革〕 因鄉鎮政府機關駐北鳳山村,故名鳳山鎮。1958年為高峰公社,1960年區縣分開,該社為三、四分社,1963年改為鳳山公社,1984年5月改為鳳山鄉,2001年又改名為鳳山鎮。
橫澗鄉(Héngjiàn Xiāng) 面積15.11平方千米,人口14305人。鄉政府駐礦市街,郵編050100。〔區劃〕 轄11個村委會。〔沿革〕 因鄉政府駐地屬原橫澗村,故得名橫澗鄉。1958年前為橫澗鄉,1960年改為二社、五分社,1963年由二分社、五分社組成橫澗公社,1984年5月改為橫澗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