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av小视频,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冻,操操操日日日干干干,国产一级毛片aa,91新视频,91麻豆国产,91视频专区

 首頁 >> 內蒙古 >> 呼倫貝爾市 >> 鄉鎮介紹 >> 成吉思汗鎮
成吉思汗鎮

  成吉思汗鎮位于扎蘭屯市南28公里處。南與黑龍江省龍江縣接壤,東鄰大河灣鎮,西鄰雅爾根楚、中和,北與高臺子鎮毗鄰。2001年撤鄉并鎮時,原牛溝鄉并入該鎮,全鎮轄區面積665平方公里,轄18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4.3萬人,居住著蒙古、漢、滿、鮮等民族,是全市16個鄉鎮中唯一的特類鎮。鎮內駐有扎蘭屯監獄、公安部農場、中谷成吉思汗糧食儲備庫等外駐單位。

歷史沿革

  成吉思汗鎮史建于1691年(康熙30年),因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次駐扎而得名。1901年中東鐵路修筑通車后,成吉思汗鎮地區人口漸繁,農、工商各業初露端倪。1949年布特哈旗為呼倫貝爾盟(呼納盟)轄區,1969年劃歸黑龍江省,1979年復歸內蒙古自治區。城鄉經濟建設扶搖直上,改革開放使成吉思汗鎮煥發了蓬勃的生機。1986年,成吉思汗鎮被列為開放城鎮,1988年又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經濟體制改革試驗區,使扎成吉思汗鎮步入了全方位開放的軌道。

自然資源

  成吉思汗鎮自然資源豐富,雅魯河水穿境而過,這里土質肥沃,氣候溫和,森林面積16萬畝,天然草場20.7萬畝。旅游資源開發潛力巨大,已開發的有成吉思汗廟、紅光朝鮮民俗村,待開發的有金界壕與孤山子自然景區。交通便利,中有濱洲鐵路,西有111國道,東有扎碾公路。 該鎮現有耕地24萬畝,2002年糧食總產達36744噸,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葵花、馬鈴薯等。牧業年度家畜存欄達11萬頭(只),其中奶牛5500頭,年交售鮮奶突破一萬噸;綿羊存欄3.5萬只,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近50%。工商企業快速崛起,目前,已有中谷糧庫、油脂公司、飼料廠、肉聯廠、大汗酒廠、砂石場等工業企業及1200家工商業戶,年財政收入突破500萬元大關,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300元。 自2001年以來,成吉思汗鎮加大了小城鎮建設力度,累積投入資金2610余萬元,硬化改造了全長8.5公里的鎮區道路,開發商品樓1.5萬平方米。修建了天驕廣場,占地1.26萬平方米,設立了主題雕塑《雄獅逐羚羊》,安裝路燈110盞,五部IC卡電話,建污水井29處,街路兩側栽植了云杉、松柏、垂榆等風景樹種,一座漂亮、美觀、整潔、干凈的現代小城展現在人們面前。

經濟資源

  成吉思汗鎮地處祖國北疆,位于內蒙古東北部,呼倫貝爾市南部,背倚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大草原,面向東北三省,與黑龍江省毗鄰,是呼倫貝爾市向東開放的窗口。成吉思汗鎮交通便捷,是國家南北通道的必經之處。歐亞大陸橋濱洲鐵路貫穿全境。成吉思汗鎮的自然資源富集,具有極其重要的資源優勢。野生動植物近千余種。盛產玉米、大豆、白瓜籽、甜菜等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糖料基地。地下資源豐富,已經探明的有硅石、石墨、煤、重晶石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歷代北方少數民族游獵棲息之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曾在此屯兵扎寨,金長城橫貫南北。自然風光秀美,旅游資源得天獨厚。山險、石怪、水秀、林茂、獸奇、鳥異,素有“塞外蘇杭”、“北國江南”之美譽。產業門類齊全,工農業產業關聯度高,與東部經濟的互補性強,經濟合作的空間和潛力較大。俄羅斯木材、糧食、牲畜、農機等有型市場初具規模。

  成吉思汗鎮地處祖國西部和東北部之間的交匯地帶,作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按行政區劃屬于西部大開發范疇,按經濟區劃又是東北經濟區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僅享受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得益于西部大開發的優惠政策,更獨得國家“東北振興”計劃強力拉動的便利,優越的區位環境使成吉思汗鎮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性發展機遇。

發展狀況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特別是1983年建市以來,成吉思汗鎮委、鎮政府團結和帶領全市各族人民以經濟為中心,搶抓機遇,迎難而上,在改革中創新,在開放中奮進,譜寫了不畏艱難、敢于勝利的壯麗篇章,實現了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走過了令世人矚目的光輝歷程。

  產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牧業富市,構筑農牧結合、以牧為主的第一產業新格局。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和特色農業,實施“乳肉草藥”戰略,推進農牧業產業化,徹底改變了農民收入結構單一、過分依賴種植業的局面。2003年高油大豆等重點項目產效喜人,出口創匯蔬菜、中草藥等特色種植全面啟動,飼草飼料種植面積達到70萬畝,糧經飼比例為3:4:3。畜牧業發展實現歷史性突破,牧業年度牲畜存欄首次突破100萬大關,達到105.97萬頭(只口),奶牛存欄3.53萬頭,產奶量7萬噸,分別是1983年的3倍、13倍、16倍。

  支農支牧支林工業體系初步形成,工業經濟總量快速提升。依托工業項目拉動,加速結構調整,以招商引資為動力,以資本運營為手段,以工業開發區為載體,構筑支農支牧支林工業體系為核心的第二產業新格局,使工農、工牧、工林相互促進,實現城鄉一體發展。旅游業迅速崛起。旅游興市,以旅游業為核心的第三產業新格局基本形成,確立了旅游業的主導地位,全面建設和開發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中國優秀旅游城,以旅游業拉動第三產業快速發展。

  支農支牧支林工業體系初步形成,工業經濟總量快速提升。依托工業項目拉動,加速結構調整,以招商引資為動力,以資本運營為手段,以工業開發區為載體,構筑支農支牧支林工業體系為核心的第二產業新格局,使工農、工牧、工林相互促進,實現城鄉一體發展。旅游業迅速崛起。旅游興市,以旅游業為核心的第三產業新格局基本形成,確立了旅游業的主導地位,全面建設和開發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中國優秀旅游城,以旅游業拉動第三產業快速發展。

  •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取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 <ul id="usmse"><sup id="usmse"></sup></ul>
  • <ul id="usmse"><sup id="usmse"></sup></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