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元鵬
據《工人日報》報道,近日,在山東濟南遙墻國際機場到達口,印著“憑登機牌免費游明水古城”的宣傳海報醒目地豎立著,不時有旅客向工作人員詢問細節。近段時間,山東多座機場與熱門景區聯動,上新“航空+文旅”服務——旅客憑借一張登機牌,便可暢游景區,享受餐食、交通等優惠。
一張小小的登機牌,不再只是乘機的憑證,還能成為景區免費門票、餐飲住宿折扣券。從濟南遙墻機場旅客憑登機牌免費游明水古城,到煙臺機場旅客憑登機牌可享蓬萊閣景區門票5折優惠、臨沂機場旅客憑登機牌可享《沂蒙山》演出票7折優惠,這種“一張票根串聯多重體驗”的模式,不僅為游客帶來了實惠與便利,更激發了文旅消費潛力。
對游客而言,“登機牌變景區入場券”最直接的吸引力在于性價比與便捷性的雙重提升。一張登機牌就能直接兌換免費門票或食宿優惠,相當于獲得了一次旅行福利,自然會增加消費意愿。“票根經濟”可以讓單一消費延伸為多元消費,讓“流量”轉化為“留量”。
更重要的是,這種模式讓機場不再只是“交通樞紐”,而是成為文旅服務的“第一觸點”。其本質是資源共享、客源互導的雙贏:機場用文旅福利提升旅客滿意度,旅游目的地用優惠吸引更多游客,形成“1+1>2”效應。
山東的“票根經濟”探索并未局限于登機牌,而是延伸到火車票、電影票、演唱會門票等各類票證,構建起“票根+景區”“票根+住宿”“票根+餐飲”的鏈式體驗。這種延伸,讓“票根經濟”從“單點優惠”升級為“系統服務”,覆蓋了游客的“吃住行游購娛”全流程。例如,旅客持威海機場登機牌,既能享湯泊溫泉門票7折,又能獲住宿8.5折及免費升級房型。這些服務不再是“零散的優惠”,而是形成了落地有優惠、游玩有折扣、住宿有福利的鏈條。
文旅產業正從“靠資源吸引游客”向“靠服務留住游客”轉型。與一些旅游目的地被動等待游客上門不同的是,“票根經濟”主動出擊,站在游客視角設計服務——游客希望出行更實惠,就用“票根優惠”降低成本;游客希望體驗更多元,就延伸“票根+”鏈條。
這種“換位思考”帶來的不僅是短期消費增長,更是長期的品牌價值提升。游客感受到既劃算又省心,自然會形成口碑傳播,帶動更多人前來。
“票根經濟”的模式創新體現了文旅發展新思路——并非完全依賴稀缺資源,整合現有交通、文旅資源,從游客需求出發設計服務,也能找到文旅消費的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