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湖州10月18日消息(記者 項楠)10月17日,聯合國旅游組織第五屆“最佳旅游鄉村”頒獎儀式在浙江湖州安吉舉行。來自全球的旅游官員、專家學者和鄉村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2025年度全球“最佳旅游鄉村”名單揭曉。此次,中國共有4個鄉村入選,分別是浙江省荻港村、江蘇省東羅村、貴州省黃崗村和四川省基卡依村。
頒獎儀式現場(央廣網記者 項楠 攝)
作為活動舉辦地的浙江湖州,不僅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也是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的先行地。2021年,安吉縣余村曾獲評首批“最佳旅游鄉村”。隨著荻港村的入選,湖州成為全球唯一擁有兩個“最佳旅游鄉村”的城市。
“湖州這些年堅持全域發展鄉村旅游,走出了一條生態更美、產業更興、百姓更富的創新之路,為促進全球旅游業在保護鄉村自然資源、景觀和文化多樣性等方面提供了中國方案。”在頒獎儀式現場,聯合國旅游組織秘書長祖拉·波洛利卡什維利道出該項活動第一次在中國舉辦就選擇湖州的原因,并對中國鄉村的旅游發展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我要祝賀中國成為將旅游業轉變為農村發展驅動力的典范。中國已擁有19個‘最佳旅游鄉村’,并推出多項重要舉措,將旅游業真正置于扶貧和農村發展的政策核心。”
聯合國旅游組織秘書長的評價,不僅是對湖州鄉村旅游發展的肯定,更折射出中國鄉村旅游在助力鄉村振興中的關鍵作用。當前,鄉村旅游已成中國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通過持續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探索生態價值轉化路徑,越來越多的中國鄉村因旅游而煥發活力,越來越多的村民共享發展成果。
頒獎儀式現場,外賓品茗安吉白茶(央廣網記者 項楠 攝)
以浙江湖州為例,2024年,湖州鄉村接待游客8700萬人次,旅游收入142億元,連續7年居浙江省首位。該市已有8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192個3A級以上景區村,3340家高品質民宿,以及122家鄉村博物館。
荻港村作為新晉“最佳旅游鄉村”,有著2500年歷史,保存著世界上最完整的“桑基魚塘系統”,是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這里孕育了中國最早的絲織品,傳承著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蠶桑絲織技藝。2024年,荻港村接待游客約1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超1億元。
在安吉余村,昔日的廢棄礦坑如今已變身為火爆的瀑布咖啡旗艦店,國慶中秋假期出現“一咖難求”的景象。2024年,余村接待游客122萬人次,旅游收入6000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4萬元,其中近70%來自旅游業。
安吉余村(央廣網記者 尚天宇 攝)
從農家樂1.0到鄉村生活4.0,湖州鄉村旅游不斷升級迭代。長興縣“太湖有風”青年集市、南潯區善璉鎮窯里村的藝術鄉建項目、安吉縣“小癮·半日村”等,都是青年創業與鄉村振興結合的生動案例。近三年,已有11.9萬名平均年齡30歲左右的青年在湖州鄉村發展,為鄉村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誠摯邀請大家來湖州鄉村,欣賞最清麗的山水畫卷、觸摸最江南的文化底蘊、體驗最愜意的田園生活、感受最青春的奮斗熱潮,與我們共同繪就‘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的幸福圖景!”頒獎儀式現場,湖州市委書記陳浩熱情邀請道。
二十多年來,浙江以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突破口,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通過發展鄉村旅游、生態農業等綠色產業,推動浙江鄉村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目前,浙江全省1.15萬個景區村中,旅游對農民收入的貢獻率達20%,在3A級景區村中更實現30%的突破。浙江正以更開放的姿態,向世界展示“詩畫浙江”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