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關于聯合開展“地震科普攜手同行”主題活動的通知》印發以來,四川省地震局高度重視,迅速聯合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科協等部門,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根本遵循,圍繞中小學校及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系統推進科普宣傳、應急演練、資源保障等工作,持續提升師生及社會公眾防震減災意識與應急避險技能,為筑牢全社會防震減災防線奠定堅實基礎。
統籌聯動:構建高效推進工作體系
據悉,四川省地震局將“地震科普攜手同行”主題活動納入四川全省防震減災重點工作,牽頭成立專項工作組,明確“試點先行、逐步推廣”工作路徑。建立“省級統籌協調、市州組織實施、學校落地落實”三級聯動機制,定期開展調研督導,及時解決圖書捐贈、設備安裝、活動開展中的實際問題。
同時,四川省地震局還加強與重慶等地協作,推動跨區域科普資源共享,形成上下貫通、多方協同的工作格局,確保活動按計劃有序推進。
聚焦核心:扎實落實“五個一”重點任務
圍繞“捐贈一套圖書、舉辦一場講座、舉行一次演練、組織一次主題班會、培養一名傳播師”核心任務,四川省地震局聯合相關部門持續發力,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資源捐贈精準到位。截至目前,該局累計為約2000所在川學校捐贈防震減災科普圖書7萬冊,內容涵蓋地震科學知識、應急避險技能等,適配不同學段需求,為學校科普教育與應急儲備提供硬件支撐。
二是科普講座廣泛覆蓋。截至目前,該局在四川21個市州4046所學校開展科普知識講座4133場,邀請地震專家、防災減災科學傳播師等走進校園,講解地震預警、活動斷層、震后自救互救等知識,覆蓋師生超300萬人次。
三是應急演練規范開展。該局指導四川省內7955所學校開展地震應急演練1萬余場,模擬地震避險、疏散逃生、傷員急救等場景,通過標準化流程培訓,提升百萬名師生應急反應與處置能力。
四是主題班會深化認知。推動7468所學校組織防震減災主題班會十萬余場,結合圖書閱讀、講座內容、演練體驗,通過案例分析、知識問答、手抄報創作等形式,強化學生防震減災意識,覆蓋師生超400萬人次。
五是傳播隊伍持續壯大。通過培訓、交流及競賽選拔,累計培養校級防震減災科學傳播師1500余名,同時邀請多位長期從事基層科普工作的人員擔任省級(特邀)科學傳播師,為學校常態化開展科普教育儲備骨干力量。
創新形式:拓展科普宣傳廣度和深度
此外,四川省地震局還積極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科普模式,不斷擴大活動影響力。
一方面,線上科普亮點紛呈。該局連續三年聯合重慶市地震局舉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防震減災科普知識網絡大賽,累計吸引超300萬人參與在線答題;全力打造“說震事兒”科普品牌,制作《元宇宙地震預警大冒險》《熊貓帶你看活動斷層》等系列短視頻十余部,在學習強國、應急管理部官方平臺推送,目前“說震事兒”科普瀏覽量達4.6億;開展“云游科普館”活動,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讓公眾足不出戶即可探索地震監測站、科普場館,學習防震減災知識。
另一方面,線下活動特色鮮明。結合“5·12”防災減災日、國際減災日、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等重要節點,開展“開學第一課”“科普講解大賽”“防震減災科普作品征集”等活動。其中,四川省級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大賽累計吸引139組選手參賽,選拔出的選手在全國競賽中多次斬獲佳績;2023—2025年累計征集優秀科普作品870余件,擇優納入四川省地震局科普資源庫,用于公益宣傳推廣。
“下一步,四川省地震局將進一步優化科普資源配置,創新科普內容形式,完善科普工作機制,不斷提升全社會防震減災科學素養,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四川省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余書明表示。(來源:四川省地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