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記者從欽州市林業局獲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勺嘴鷸現身欽州三娘灣沿海區域。這是自2021年該市首次記錄該鳥種以來,時隔5年再度觀測到勺嘴鷸,標志著欽州濱海濕地已成為該鳥種秋冬季遷徙通道上的重要“驛站”。
據介紹,勺嘴鷸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屬于極危物種,被譽為“鳥中大熊貓”,我國成鳥數量估計僅400余只。其繁殖于西伯利亞東北部海岸凍原地帶,秋冬季南飛遷徙,途經江蘇條子泥濕地停歇,最終飛往廣東、廣西以及東南亞一帶越冬,是國際公認的濱海濕地生態保護“旗艦物種”。
當前,自治區林業局正在欽州開展廣西越冬水鳥同步調查。調查人員分別于9月19日、9月30日及10月16日多次觀測到多只勺嘴鷸個體,并有清晰影像資料為證。“勺嘴鷸的‘二次打卡’,是對欽州生態保護工作最直觀的肯定。”欽州市林業局陸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站長吳麗麗坦言,勺嘴鷸的出現是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持續向好的體現。
數據顯示,近年來欽州紅樹林濕地面積以年均5.7%的增長率穩步提升,濕地內魚蝦貝藻等生物資源日益豐富,為遷徙候鳥提供了充足的“能量補給”,形成了良性生態循環。
生態成效的背后,是欽州久久為功的保護實踐。近年來,該市林業局聯合各觀鳥協會、社會組織等力量,常態化開展候鳥保護宣傳,當地不少村民成為候鳥的守護者。
“下一步,我們將強化科技支撐,推動鳥類遷徙通道監控系統升級,增設紅外相機、無人機等設備,構建更加完善的空天地一體化監測網絡。”吳麗麗介紹,同時,進一步優化巡護路線,推動“人防+技防”深度融合,最大限度減少人為干擾,讓濱海濕地成為更多候鳥的家園,持續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篇章。(記者康安 通訊員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