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陜西 >> 咸陽市 >> 鄉鎮介紹 >> 相公鎮 |
![]() |
相公鎮 |
相公鎮位于陜西省長武縣城北部偏東,東隔涇河與彬縣相望,南臨鴉兒溝毗鄰冉店鄉,西依彭公鄉,北連芋元鄉。面積33.3平方公里。全鎮轄17個行政村,3435戶,13030人。鎮政府駐地相公村,西距縣城14公里(水平距離10公里),相公鎮因隋尚書牛弘故里相公莊得名。地形呈緩坡狀,西北高、東南低;溝壑多、河灘地少,農林牧副業發展較快。胡家河有民國時期修建的廣仁自流渠。1974年建朝陽水電站于胡家河村水銀溝口。長寧公路穿鎮而過,長(武)寧(縣)大橋功能顯著。 行政區劃 相公鎮轄:相公、龍頭堡、北家溝、秦家莊、坳北、坳南、賀峪、南村、邱渠、新興堡、高賢、石楊咀、洛河堡、馬槽溝、合子、胡家河、龍頭17個村委會。(鎮政府設于相公) 基礎設施 鎮駐地有小學、中學、醫院、獸醫院、農機站、供銷社、銀行營業所、郵電所、稅務、工商所、廣播站、書店、劇場、舞臺和文化站各1所(處),有水泥預制廠等鄉鎮企業509戶,龍頭村設有糧站。鎮北有牛弘墓,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公鎮集市形成于清末,每旬二、五、八逢集,寧縣、正寧、彬縣接界鄉民趕集眾多。隨年成季節變化,糧油、畜禽、瓜果、大麻、旱煙及農付產品,交易相繼活躍。 經濟發展 1998年撤鄉建鎮,城鎮基礎設施完善,產業優勢明顯,客商往來繁多,城鎮化建設初具規模。蘋果、烤煙、大棚菜,是該鎮的主導產業。2004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088萬元,工農總產值達到3047萬元,財政收入完成34.2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1409元,全鎮果樹面積13617畝,其中掛果7460畝,年總產量1.5萬噸,產值達到1500多萬元;2004年底,牛存欄488頭,生豬存欄1012頭,羊存欄1023只,雞存欄3694只,年內出欄1200頭(只),總產值達258萬元,全年種植優質牧草1420畝;糧食總產量達到4500噸。 成果榮譽 2004年1月,被縣委、縣政府、縣人武部評為“2003年黨管武裝先進單位”;3月份,被縣委、縣政府評為“2003年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6月份,被縣委評為“五個好”鄉鎮黨委,獲得黨內法規競賽三等獎;8月份,被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評為“促進就業先進單位”;12月份,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省級計劃生育綜合服務縣創建工作先進鄉鎮一等獎”。 區位發展 相公鎮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濃厚,因隋朝尚書牛弘故里相公莊而得名,鎮北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牛弘墓。地處陜甘兩省交界,交通便利,福銀高速、西平鐵路穿境而過,長寧路、冉相公路在此交匯,村村已通柏油路、水泥路。相公工業園區正在建設之中,鴉兒溝水庫已建成蓄水,大唐彬長電廠煤灰場和胡家河煤礦正在建設。相公是果業大鎮和大棚蔬菜生產基地,全鎮果園面積19800畝,大棚菜種植遠近聞名。相公鎮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集鎮,是陜甘兩省四縣(長武、彬縣、寧縣、正寧)的主要貿易集販地,沿街門店達400余家,農歷二、五、八日逢集,逢集日上集人數達上萬人之多,商貿流通活躍。 城市建設 近年來,相公鎮黨委、政府以建設“明星城鎮”為目標,以小城鎮建設為工作的切入點,解放思想,求真務實,狠抓鎮區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鎮域經濟,已形成優質果品、畜牧生產、溫室蔬菜、勞務輸出、商貿流通五大產業,使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長足發展。2008年,“關中百鎮”建設項目順利實施,投資300多萬元全長1公里的興相大街,綠化、照明、排水、人行道硬化已全面完工。街道排水工程:完成2000米長的街道兩側排水渠,加蓋蓋板4000塊,鋪埋排水管道200米,修建壩體一座,蓄水池一個,蓄水面積7000立方米;人行道硬化工程:鋪設滲水磚10000㎡,安裝綠化分車道沿2827米;綠化亮化工程:安裝路燈32盞,控制柜1個。綠化面積5500平方米,栽植中槐、龍爪槐、月季、冬青6000多株。目前,相公街道設計合理,標志明顯,綠化面積大而且品種多樣,白天車水馬龍,晚上燈火輝煌,相公街道的建設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而且極大的促進了鎮域經濟的發展,為相公鎮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教育科學 相公中心小學始建于1974年,地處相公街道南側,當時的學校只有磚土木結構的瓦房36間,辦學條件相對落后。自1990年以后,學校發展迅猛,面貌煥然一新。1998年2月學校向上級部門爭取資金,另外通過社會各界人士捐資助學,共投資60余萬元,建成三層39間教學大樓,教學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也是相公中心小學發展史上一個大的轉折。又于1999年為迎接“普九”“普實”驗收工作,學校再次向鎮政府部門申請資金,建造鋼筋水泥平房五間,外貼瓷磚,美觀實用,再次為相公中心小學錦上添花。 近幾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學校相繼建立了現代教育部室。2003年學校配備了教育節目衛星接收系統,建立了學校遠程教育室。2005年又配備了計算機教室,并接入了廣電網,建立了校園網絡,實現了教育資源共享,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奠定了基礎。2007年還通過了市級教育強鄉鎮的驗收工作,同年被縣教育局授予“小學綜合考評一等獎”的榮譽,這一榮譽的獲得,同時也是對相公中心小學教師辛勤工作的肯定,辦學水平的高度評價。2007年爭取國家危改專款70余萬元新建教師宿舍樓三層33間,極大地改善了教師的工作生活條件。現在的相公中心小學教學樓、宿辦樓高高聳立,教學儀器、體育器材齊全,微機室,遠教室為師生開放,有藏書達標的圖書室和窗明幾凈的閱覽室,寬敞的操場,整潔的校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