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縣位于四川盆地南緣,地處川、滇結合部,東接翠屏區、自貢市富順縣,西鄰屏山、沐川和犍為縣,南倚高縣和云南省水富縣,北連自貢市榮縣。縣城柏溪鎮距宜賓市三江口城區13千米,全縣幅員面積2945.83平方千米,轄26個鄉鎮、535個村委會、5437個村民小組、41個社區居委會。
行政區劃
宜賓縣轄18個鎮、8個鄉:
鎮:柏溪鎮、橫江鎮、喜捷鎮、觀音鎮、永興鎮、白花鎮、孔灘鎮、柳嘉鎮、泥溪鎮、蕨溪鎮、商州鎮、高場鎮、安邊鎮、雙龍鎮、李場鎮、合什鎮、古羅鎮、復龍鎮
鄉:古柏鄉、王場鄉、雙誼鄉、隆興鄉、泥南鄉、龍池鄉、普安鄉、鳳儀鄉

歷史沿革
宜賓前身名叫“僰道”北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方改稱為“宜賓”。但是,“宜賓”一名卻早在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976年)早已有之。其來由乃是:隋末,曾析南安縣(今樂山前身)部分地域在今宜賓縣蕨溪鎮宣化壩置存阝馬阝縣作為郡治設于今宜賓三江口城區的犍為郡轄地;唐天寶元年(742年),以少數民族“慕義來賓”(或說唐王朝少數民族“以義賓服”)之意,改存阝馬阝為義賓;至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976年),宋代第二皇帝趙匡義(亦叫“光義”)上臺,“義賓”之“義”“犯諱”,于是按《孟子》“義者宜也”句意,把義賓改為“宜賓”。不過,此一“宜賓”是指設縣城于今宜賓縣蕨溪宣化壩的宜賓,不是指今三江口舊城所在。但是,畢竟“宜賓”一名已有出現。至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宜賓縣降為宜賓鎮壓進入僰道縣,又經過43年,至寧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道縣方改稱為宜賓縣。然而,這時的宜賓縣城卻仍不在今三江口舊城區,而是在今江北舊州壩。至南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宜賓縣城又遷至登高山(今三江口舊城東)。直到元代至元十四年(1276年)方把宜賓縣城復遷回今三江口城區。今三江口宜賓舊城區叫做“宜賓”,從此時開始。
其始,縣治所在焚道城(今宜賓市城區)。但在唐會昌二年(842年)曾遷岷江北岸舊州壩(今宜賓市安阜街道辦事處轄境);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又遷治登高 山(今宜賓市城區隔江東岸白沙灣街道辦事處境內)。復于南宋德祜元年(1274年)遷回焚道城原址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1年6月析置宜賓市后,縣治所于同年10月遷喜捷鎮,1952年8月復遷回宜賓市城區。1965年7月再遷柏溪鎮至今。現隸屬于宜賓市。
地理地貌
縣境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氣候宜人,雨量充沛。2004年年均氣溫18.4℃,較歷年平均氣溫17?6℃偏高0.8℃,年降水量765.1毫米,較歷年平均降水1129.3毫米偏少30%,年日照時數1050.2小時,較歷年平均日照1128.2小時偏少7%。
宜賓縣境屬長江流域,金沙江、岷江兩大干流過境有分支中小河(溪)357條,總長1582公里,呈樹枝狀河網,密度0.52公里/平方公里。
岷江發源于岷山弓杠嶺和郎架嶺,全長735公里,流域面積14萬平方公里;全河落差3560米,水力資源1300多萬千瓦。岷江是長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條支流,都江堰以上為上游,以漂木、水力發電為主;都江堰市至樂山段為中游,流經成都平原地區,與沱江水系及眾多人工河網一起組成都江堰灌區;樂山以下為下游,以航運為主。岷江有大小支流90余條,上游有黑水河、雜谷腦河;中游有都江堰灌區的黑石河、金馬河、江安河、走馬河、柏條河、蒲陽河等;下游有青衣江、大渡河、馬邊河、越溪河等。

自然資源
全縣林業用地9.12萬公頃,占幅員面積的三分之一,其中有林地8.57萬公頃(占宜賓市的五分之一),疏林地0.08萬公頃,灌木林地0.19萬公頃,未成造林地0.06萬公頃,難造林地0.03萬公頃,宜林地0.19萬公頃。另有四旁樹占地1.6萬公頃。有林地中天然林4.76萬公頃,占56%,人工林3.81公頃,占44%。
煙煤已探明縣的總儲量約為380萬噸。主要分布于鳳儀鄉斷頭山、水溝灣梁子,羅河鄉火燒溝梁子和復龍鄉田壩村碗廠坡梁子一帶。
宜賓縣境資源豐富,有濃厚亞熱帶自然風景特色的“百里翠湖”越溪河省級自然風景區,有譽為“西南半壁”、“環列如城”的石城山省級森林公園和古戰場遺址,有石城山包家巖、獅子巖是世界著名的丹霞地貌;也是革命先驅劉華、盧德銘、趙一曼,還有譽為“當代孔子”、“東方黑格爾”唐君毅先生的故鄉;是國家確定的糧棉大縣和商品糧、商品牛、瘦肉型豬、長江中上游水果開發縣,素有“全國天然油樟植物園”的稱譽;礦產已探明煤炭總儲量4348萬噸,鐵總儲量127萬噸,油頁巖總儲量40余萬噸,天然氣總儲量300億立方米。縣境水資源在四川獨具優勢,徑流量達22.9億立方米;水能理論總儲量1040萬千瓦,可供開發625萬千瓦。宜賓縣是金沙江水能資源開發的重要后勤依托基地。

經濟發展
2004年,全縣人口97.62萬人,其中農村人口88.02萬人。人口出生率9.32‰,同比下降0.18‰,人口自然增長率3.38‰,同比下降0.22‰。社會從業人員58.50萬人,比上年增3%,其中,第一產業從業人員32.22萬人,第二產業6.62萬人,第三產業19.66萬人,有在崗職工2.73萬人,比上年減865人。全縣生產總值實現53.55億元,比上年增13.50%,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是16.96億元、18.52億元、18.07億元,分別增長8.2%、17.9%和13.7%。一、二、三產業占GDP的比重為31.67:34.58:33.75,人均GDP5950元,同比增33.7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11億元,增15.7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4.0億元,增長19.04%,年末全縣金融各項存款余額達33.61億元,比年初增長14.75%。各項貸款余額達19.38億元,比年初略下降4.91。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73億元,比上年增22.81%。
宜賓縣經濟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在制度創新上,全縣具有四川驚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戶股份有限公司,占全市的50%。全縣現有集團公司4戶,其中省級集團2戶,準備培育上市的驚雷科技、天工機械、萬泰集團3戶股份有限公司已參加了中國證監會舉辦的“擬上市公司證券發行、法規培訓”。在技術創新上,改制工業企業普遍都進行了1—4次的技術改造和產品的換代升級。
宜賓縣把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經驗向城鎮集體企業、鄉鎮企業延伸。完成了236戶國有工商企業、城鎮集體企業、鄉鎮企業和企業化事業單位的改革。并由經濟領域向非經濟領域拓展延伸,已成功地對縣骨科醫院改制試點,盤活了國有資產,減輕財政負擔。同時,全縣國有資產、轉讓費、國家股紅利、租金共收回575萬元,累計總收回4500萬元。努力打破平均股,使股權向經營者、經營管理骨干、科技人才和優秀員工傾斜、流動,切實解決轉制后出現的“二鍋鈑”現象。
目前,全縣已形成以四川驚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啤酒(集團)宜賓有限公司、威力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天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成中建設集團公司、伊力緊固器材有限責任公司等為代表的一批科技含量高、管理先進,在全國、全省同行業處于領先地位的企業群體,正逐步成為宜賓縣的骨干企業和縣域經濟發展支柱,驚雷、伊力等企業產品已跨越太平洋銷往美國、泰國等國家和地區,成為直接出口創匯的優勢企業。
油樟,全縣油樟資源得天獨厚,素有“全國天然油樟植物園”的美譽。其種植面積達17萬畝,樟油產量達3000噸以上,占全國的70%。從樟油中提煉的“中國桉葉油”產量占世界1/3,暢銷日本、美國、新加坡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占國際貿易量的13%。
交通概況
宜賓縣境交通便捷,內昆鐵路,內水高速公路和川云中路為主干線的鐵路、公路,把宜賓縣與川、滇二省邊界地區聯成網絡,水路南連金沙江,西通岷江,東接萬里長江,縣城柏溪距宜賓機場20千米,形成現代化的“水、陸、鐵、空”立體交通網絡。
宜賓縣境內有省道23千米,縣道286.2千米,專用公路10千米,鄉道438.3千米,村道公路3000余千米;全縣有汽車客運站9個(其中二級客運站1個,四級客運站8個);全縣通航水域310余千米,有渡口碼頭53個(其中渡口39個,碼頭14個)。在建大型公路項目有榮宜路(宜賓到榮縣),樂宜高速(宜賓到樂山),紅色旅游公路(趙一曼故居)。在建大型工程向家壩水電站、溪洛渡水電站。

文化底蘊
宜賓縣從漢至民一千多年的歷史中,縣地存在著漢晉和宋明巖墓。其巖墓的石刻像內容豐富,形象逼真,堪稱一絕。這些像既反映了漢代農業生產技術、制陶、冶鑄、釀造等的高水平,又表明音樂、舞蹈、雜技、雕刻等文化藝術已在民間盛行。
今尚存的上千余座巖墓、著名的有黃傘漢代巖墓群、三十六臂山宋明巖墓群、北斗巖宋代巖墓群。同時與巖墓伴隨,縣地一直存在著銅鼓,即縣地沿著從漢代建起的通往滇黔的“南夷道”這條古道把漢文化與銅鼓民族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留下了漢文化與西南少數民族文化相 結合的歷史痕跡。在民居建筑方面,宜賓縣的建筑很有藝術特色。如集中、西建筑于一體的“朱家民居”。整個建筑占地2400m2,建筑面積1357m2,建筑依地勢而置,主體一樓一底,磚木結構,仿“洋樓”,面積660m2。主體樓后隔天井為廚房、雜物倉,右前方建一座6米見方的印子樓。
居民內道路踏步整齊,花木繁多,尤以主樓前兩株合抱的黃桷蘭樹為珍貴,花開時節,滿鎮飄香。另外有建筑規模宏大,功能分區明確、屋宇高低錯落,造型豐富多姿的李場祥灣民居。群眾文化活動日漸普及,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文藝創作、書法、美術、攝影等作品常獲省級以上各類獎項和入選參加市級以上各類大賽。如文學創作,有王建容的《夢酒與文化》、李曉虹的論文《科學與教育》、蘭鐵的美術專著《山水畫教法》、《中國基礎教法》、汪燾的詩歌《月亮》、李伯章、周大川的合著小說《大蜀三雄》、田麗分歌曲《美麗的夢酒廠》等。書法、美術方面有劉泰偉的國畫《黃谷圖》、《親情》、陳華的《苗女》、梁盛華的《鐵臂銅墻》等李代煊、張興明的書法篆刻等等作品,攝影愛好者更是眾多,縣內也常舉辦一些各類文藝作品展。除此還有各種龍燈、牛燈、獅燈、船燈、扭秧歌,各種健身操運動以及化裝游行表演最受廣大群眾喜愛,其中尤以觀音的龍燈表演為上乘,它集舞蹈、雜技、體育于一身。
宜賓縣境內旅游名勝:石城山省級森林公園、越溪河省級風景名勝、天堂溝崖墓群、趙一曼故居、八角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