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雙節期間,齊魯大地處處洋溢著團圓的喜悅。為守護這份濃濃的“煙火氣”,山東省市場監管部門緊扣節日消費特點,實施全域巡查、全鏈條監管,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節日餐桌既豐盛又安心。
周密部署,拉緊節日“安全線”
節前,一場覆蓋全省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已全面啟動。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印發專門通知,對“兩節”期間各項工作作出部署。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迅速響應,聚焦月餅糕點、米面糧油、肉蛋奶等節令熱銷食品,深入旅游景區、高速公路服務區、農村等重點區域,全面壓實監管責任,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源頭嚴控,筑牢“第一道防線”
節令食品質量,源頭是關鍵。雙節前后,市場監管執法人員深入月餅等食品生產企業,從原料、輔料、添加劑到包裝標識,逐一進行檢查。
在濟南市濟陽區某月餅生產企業,執法人員仔細核對投料記錄,特別是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情況。“配料表中的每一項數據都關乎消費者健康,必須嚴格按國家標準執行。”聊城市場監管部門在檢查月餅生產企業時,不僅細致排查環境衛生、原料貯存和生產流程,還督促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執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機制,并明確要求,要嚴把進貨查驗、過程控制、產品檢驗及貯存交付等關鍵環節,及時排查并消除安全隱患。
流通嚴查,堵住市場“風險點”
“生意越紅火,食品安全這根弦越不能松懈!”在濟南市歷下區寬厚里商圈一家食品零售店,市場監管執法人員仔細檢查商品貯存條件,并叮囑商家:“‘三防’措施要到位,直接入口食品必須做好防護。需低溫貯存的食品,務必按標簽提示溫度存放。”在連鎖便利店,執法人員核對進貨臺賬時反復提醒:“從生產到銷售,票據是全程溯源的關鍵,既關系消費者健康,也關乎店鋪信譽。”
農村集市同樣不容忽視。棗莊市市場監管局在對全市6個鄉鎮農村集貿市場開展專項檢查時發現,柴胡店鎮某集市有3家散裝香油商戶未標注生產日期。“散裝食品直接面向農村消費者,標簽信息缺失將導致無法溯源。”執法人員介紹。針對問題,商戶被批評教育并指導規范標注,執法人員還現場講解標簽標注要求,督促落實進貨查驗與索證索票制度。一位整改后的商戶坦言:“以前覺得鄉下賣東西不必太講究,現在明白了,標簽缺一不可。”
“雙節”期間,全省食品流通環節共出動執法人員3156人次,檢查食品銷售者1506家次、食用農產品銷售者72家次,發現問題1612個,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200份,所有問題均已整改到位,有力維護了節日市場的安全穩定。
重點攻堅,守住聚餐“安全門”
“越是節假日,越要守住安全底線。”在濟南一家人氣火爆的特色餐廳,執法人員仔細查驗進貨臺賬,確保每批肉品來源可溯、檢疫合格。面對沿街小吃店,執法人員對后廚細節一一指導:“垃圾桶要隨時加蓋,私人物品不得出現在加工區域,餐具消毒溫度時間都要符合規定。”
煙臺市某大型商業綜合體內,執法人員走訪餐飲單位時強調:“綜合體人流量大,餐飲安全關系千家萬戶。越是繁忙,越要注重流程規范和制度執行,確保供餐品質穩定、安全可靠。”同時要求管理方切實履行責任,加強對場內餐飲單位的統籌協調與日常監督,形成管理合力。
“雙節”期間,全省市場監管系統聚焦農村集體聚餐、宴會中心、連鎖餐飲等重點對象,開展高頻次、不間斷巡查,督促經營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切實消除風險隱患。節日期間共檢查餐飲服務提供者約1.5萬家次。
同時,全省市場監管系統針對月餅、肉蛋奶、餐飲外擺、網紅食品等節日熱銷食品,開展專項抽檢2.62萬批次,對檢出的不合格食品及時開展核查處置,切實防控食品安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