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16日消息(記者韓萌)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15日發布《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服務能力“三年倍增”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在全國范圍內建成2800萬個充電設施,提供超3億千瓦的公共充電容量,滿足超過80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實現充電服務能力的翻倍增長。
《行動方案》提出,要加快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更新改造,到2027年底,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含停車區)新建改建4萬個60千瓦以上“超快結合”充電槍,鼓勵建設大功率充電設施。除高寒高海拔地區外,其他高速公路服務區均應具備充電能力。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副司長譚洪江表示,這是要著力打造有效滿足電動汽車中長途出行需求的城際充電網絡。
譚洪江:目前我國公共充電設施平均功率僅45.5千瓦,尚不能有效滿足節假日高速公路、城市熱點地區等快速補能場景的充電需求,所以《行動方案》明確要在重點城市、高速公路服務區加快大功率充電設施規劃建設,進一步優化設施功能結構。
譚洪江介紹,《行動方案》中還明確,要提高私人充電設施建設規模。新建居住區要按規定在固定車位全部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充電設施安裝條件,滿足直接裝表接電要求。既有居住區要因地制宜補充充電設施,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完整社區建設等工作增設充電設備。
譚洪江:《行動方案》針對居住區建樁難問題,進一步強化充電基礎設施配建要求,積極推廣“統建統服”建設模式,要求簡化居民充電樁報裝申請資料,鼓勵探索“一小區一證明”等試點應用。
《行動方案》還強調,要加快配電網升級改造。將充電設施接入需求納入配電網規劃,重點圍繞城市核心區、高速公路服務區、交通樞紐、鄉鎮聚集區及老舊小區,針對網架結構薄弱、供電能力偏低等問題開展配電網架優化、臺區增容等建設改造。推廣應用智能有序充電,提升高滲透率充電負荷場景下的電網承載能力和調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