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2025年前三季度工業和信息軟件業經濟運行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經信局對日前發布的《北京市推動工業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2025—2027年)》進行解讀。根據規劃,到2027年,力爭實現年工業旅游人數達到2000萬人次,工業旅游收入達到30億元。
目前,北京工業旅游進入快速發展期,豐富的工業旅游資源,成為帶動全市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根據主要點位摸排估算,2024年全市工業旅游人數約1500萬人次,帶動工業旅游收入約17億元。
10月11日,市經信局與市文旅局聯合印發《北京市推動工業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形成北京工業旅游“十五條”舉措。方案提出,將加力開發工業旅游資源,突出超級工廠、時尚前沿、城市復興、工匠傳承、工業記憶五大主題。
具體來看,將聚焦首鋼園、798·751園區等工業遺產名園,機器人創新園區、火箭大街、低空經濟小鎮等高科技園區,打造5個產業公園;圍繞汽車和手機超級工廠、二鍋頭酒文化園區以及老字號、非遺、時尚消費品等領域知名企業,建設10個左右熱門點位;鼓勵文旅機構將產業公園、熱門點位納入觀光巴士和通游專線,推出若干條城市級精品旅游線路。
同時,鼓勵有基礎的企業開發特色文創,聯合專業機構推進品牌IP授權轉化,力爭到2027年,開發20款以上大眾喜愛、入選“北京禮物”的工業產品。
文化和科技賦能,是提升工業旅游品質的重要支撐。方案提出推動工業旅游產業公園、熱門點位與高校、文旅機構結對共建,打造沉浸式工業微劇場、情景體驗等互動項目;數字化應用方面,支持工業旅游產業公園、熱門點位率先應用人工智能、元宇宙和自動駕駛等數字技術,打造集文化展示、互動參與、休閑消費和全時空沉浸于一體的高品質場景。
關于工業旅游目的地建設,方案提出,允許工業用地兼容不超過總地上建筑規模15%的非工業研發功能配套設施,對廠區或園區適旅化改造、數字化示范應用和融合業態場景創新等方面投資給予補助;對旅行社開發的精品工業線路和“北京禮物”中市場認可度高、銷售好的工業產品,給予資金獎勵。
市經信局方面表示,將進一步與各區、重點企業和博物館對接,研究明確要重點培育的產業公園、熱門點位清單,主動挖掘支持一批工業旅游標桿項目,加強對企業適旅化改造的跟蹤指導,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精品現象級項目,擴大北京工業旅游在全國的影響力。(記者 楊天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