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自治區林業局獲悉,2025年前三季度全區累計培育各類造林綠化苗木10.84億株,占全年目標10.5億株的103.24%,提前超額達成全年育苗任務,為全區國土綠化、林業產業發展及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堅實的種苗保障。
圍繞保供、優配、穩儲三大核心方向,廣西林業部門精準發力、強化生產管理。通過技術指導苗圃優化水肥管理、開展病蟲害防治,苗木質量與出圃率穩步提升。今年4—5月,自治區林業局組織開展2025年林木種苗質量檢查工作,全區共抽查苗圃77個、苗批92個,苗批合格率為91.3%,同比提升0.2個百分點。
在育苗結構優化上,48家林業保障性苗圃發揮核心作用。今年各級財政已投入資金4052萬元,其中1242萬元專項用于苗圃育苗補助,有效激發生產活力。各地苗圃加大閩楠、沉香等鄉土珍貴樹種培育力度,同時保障杉木、馬尾松等用材林種苗供給,形成多樹種協同發展的育苗格局。
種苗儲備體系的完善筑牢了用種安全防線。廣西創新“原地儲備+設施儲備”模式,嚴格落實“儲備—調配—應用”全流程管理。截至目前,已收儲杉木、馬尾松等良種200余公斤、各類苗木27種4.6萬余株,并定期開展質量監測。前三季度累計無償調撥儲備良種種子406公斤、苗木8萬余株,在一季度馬尾松、杉木種子緊缺時有效平抑了市場波動,還向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川山鎮下豐村等幫扶點調撥苗木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作為我國油茶主產區,廣西同步推進經濟林與生態林種苗培育,通過41個審認定油茶良種保障產業需求,實現生態保護與農民增收雙贏。下一步,廣西將持續強化種苗儲備與質量監管,為林業生態修復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可持續保障。(記者王艷群 通訊員夏泰英)